陕州区“观摩+帮扶”双措并举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8月27日,为配合市局专家帮扶指导组工作,陕州区应急管理局组织辖区13家在生产高温熔融物工贸企业负责人,赴河南恒康铝业有限公司开展全程观摩学习,以现场实践教学模式,精准助力该领域企业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帮扶工作分阶段推进:专家组先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检查”,聚焦企业特种作业规范、操作规程执行、应急演练实效、现场安全管理等核心环节深入指导,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与管理薄弱点,现场反馈问题、逐项明确整改路径并提供技术支持。参会企业全程跟学观摩、实时交流,在沉浸式查改中学习先进经验;检查后,专家组针对企业疑问开展现场答疑,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企业负责人高效破解管理难题。 随后,专家帮扶组召开安全教育培训会,解读《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等法规,结合高温熔融物领域典型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并深入阐释《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既强化企业风险敬畏意识,又明确管理规范,提升负责人安全认知与管理能力。 此次帮扶以“全流程赋能”为核心,通过“检查指导+答疑解惑+教育培训”闭环模式,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地“专家+帮扶”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下一步,陕州区应急管理局将整合优质专家资源,对辖区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聚焦隐患识别、培训优化、风险防控,筑牢区域安全生产防线。(区应急管理局)
http://www.shanzhou.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18021&wzid=2053249&rlmid=18003 2025年09月02日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陕州区:巡察解民忧 渠畅润民心
“以前每逢下大雨,我们的果园、农田都会被水淹,现在排水渠通畅了,我们也安心了。”近日,在巡察立行立改问题整改回访现场,三门峡市陕州区甘棠街道柳林村村民的话语中满是喜悦。 此前,陕州区委第四巡察组进驻甘棠街道柳林村开展巡察工作,在实地走访时,有群众反映村内吴家沟段水渠淤泥堵塞、影响排水,雨水漫延导致农田被淹、农作物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 该巡察组人员现场查看发现,吴家沟段排水渠两侧杂草枯枝遍地,数百米的渠内淤泥堆积,一米多高的过路下穿管道被淤积物堵得“水泄不通”。经了解,这条排水渠位于313省道下方,313省道的部分排水流经该渠,近年来因排水过程中夹带大量泥沙,长期沉积后形成淤泥,加之水渠沿线杂草枯枝清理不及时,导致水渠严重堵塞。 摸清问题后,该巡察组靶向发力,第一时间和区交通局、甘棠街道对接,将该问题确定为巡察立行立改事项,要求回应群众关切,解决排水问题。在监督推动下,该区交通局、甘棠街道2家单位相关负责人实地排查情况,会同柳林村村干部商讨解决方案,由区交通局组织施工队对涉及沟渠和管道开展全面清淤,柳林村同步组织党员群众清除沿线杂草,保障水渠通畅,同时,甘棠街道针对水渠整修及过路下穿管道提升改造事宜积极申报项目,彻底解决排水问题。 “畅通的是水渠,滋润的是民心。”该巡察组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群众关切,强化巡改一体、立行立改,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巡察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鸿)
http://www.shanzhou.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18021&wzid=2053306&rlmid=18003 2025年09月02日
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第二分局关于2025年9月2日受理和拟作出行政审批的建设项目情况公示
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第二分局 关于2025年9月2日受理和拟作出行政审批的建设项目情况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1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受理和拟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七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陕州区高阳路中段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第二分局 邮 编:472100 受理和拟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受理时间 环评文件/环评机构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基本情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联系电话 1 三门峡市陕州区渡洋河杨寺沟至宽坪村段河道治理工程 2025年9月2日 洛阳蓝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三门峡市陕州区店子乡 三门峡市陕州区水利局 三门峡市陕州区水利局拟投资513万元对陕州区渡洋河杨寺沟至宽坪村段进行河道治理,项目治理河段起始端位于宽坪村生产桥,末端位于宽坪村3#漫水路上游100处(K1+934),治理段全长1.934km。 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疏浚0.6km,两岸新建护岸总长1.025km,现状挡墙基础加固35m,标志牌1座。 一、施工期 (1)废气:施工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扬尘进行管理,严格落实扬尘治理“两个标准”要求、渣土物料运输车辆管理纳入日常安全文明施工监督范围,组织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大风天气条件下施工工地、道路扬尘管控;土石方开挖面应及时洒水抑尘,当日施工结束后及时清扫施工场地,对开挖面裸露地表进行临时覆盖;散料等易散失物料在装卸、使用、运输和存放等过程中,必须采取防风遮盖措施,以减少扬尘的产生;配备洒水车和雾炮,对施工场地和进出堆场的道路以及主要物料运输道路进行洒水,路面硬化;每个施工区设置1套车辆冲洗装置,车辆驶入、驶出工地应对车轮、车身等部位进行清洗,保证清洁上路。渣土运输车辆要全部采取密闭措施,严禁渣土车沿途洒落,设置运输指定通道,按规定时间、路线进行运输作业;施工各类运输车辆进入施工范围区域后均应保持低速。施工机械设备在挖土、装土、堆土等作业时,应当同时采取洒水等降尘措施;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管理;施工机械使用优质燃料;机械及运输车辆要定时保养,确保正常运行;施工现场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监控设备并与当地行业主管部门联网;施工现场设置高度不低于1.8m的围挡,围挡不得有间断、敞开,确保整个施工区域与外界充分隔离,底部设置防溢座,顶端设置压顶,围挡上部应设置喷淋装置,保证围挡喷淋全覆盖,每组间隔不宜大于4m;清淤过程和底泥晾晒区喷洒植物除臭剂;无组织粉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周边村民化粪池进行收集处理后用于肥田,施工过程混凝土养护、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冲洗废水等经收集后排入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用水,不外排到地表水体。 (3)噪声:尽量选用低噪设备和工艺;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合理进行施工总平布置;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违法施工;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靠近噪声敏感点的打围作业;合理安排工期,尽量缩短工期。施工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敏感点村庄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 (4)固体废物: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合理设置临时弃土、弃渣场,项目挖、填 、弃土石方应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要求落实;建筑垃圾可回收的部分回收作为建筑材料进行再利用,其余的运送至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点进行分类收集、统一处理。 (5)生态保护: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工程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同时对弃土场表面进行植被复绿。 二、营运期 项目建成后无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产生。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改善区域水环境,使流域的行洪能力极大提升,也会对周边河道水质改善产生有利影响。因此,无需针对营运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0398-3832431
http://www.shanzhou.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18078&wzid=2053666&rlmid=18052 2025年09月02日
陕州区“开学第一课” 走心更走新
9月1日,陕州区各中小学、幼儿园迎来新学期。围绕安全守护、爱国精神传承和习惯养成三大主题,各校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开学第一课”,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为学生开启新学期的成长之旅。 清晨的校园充满活力。校门口,老师们微笑着迎接学生,引导他们有序入校;教室里,崭新的课本旁摆放着温馨的欢迎卡片;操场上,刚参加完升旗仪式的学生满怀期待地走向不同课堂,沉寂的校园重现勃勃生机。 各校“开学第一课”精准契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内容形式各具特色。陕州区第三实验幼儿园聚焦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开展趣味“习惯养成课”。老师借助玩偶演示穿衣、洗手等步骤,通过游戏教会孩子整理物品,在轻松氛围中助力良好习惯的养成。陕州区实验中学则以“致敬抗战英雄”为主题,打造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老师动情讲述英雄事迹,学生踊跃提问,在沉浸体验中感悟英雄精神。课后,学生纷纷写下“铭记历史,好好学习”的誓言,让红色基因深植心间。 此外,多所学校同步开展安全主题教育,通过动画短片、知识抢答等形式,讲解交通、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并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切实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据悉,“开学第一课”不仅是新学期的起点,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各校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帮助学生调整状态,融入校园,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将爱国主义、生活能力、安全素养等融入其中,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记者:武琦锦 见习记者:马得嘉)
http://www.shanzhou.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18021&wzid=2053297&rlmid=18003 2025年09月02日
陕州区交通运输局扎实开展道路路域环境“三清”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陕州区道路路域环境质量,近期,陕州区交通运输局积极组织开展道路“三清”(清路面、清边沟、清标牌)整治行动,促进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 清路面“展路颜”采用“机械+人工”的保洁模式,重点清理道路中心绿化带、路肩边坡等处的杂物垃圾,确保道路干净整洁;及时收集掌握路面病害情况与交安设施情况,针对路面不同病害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路面出现的坑槽、车辙、沉陷、裂缝及时进行铣刨挖补、灌缝修补,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在绿化修剪工作中,依据不同路段绿化植物的生长特点,合理使用专业修剪工具,对公路沿线的树木、绿化带、边沟内杂草进行精细修剪,及时去除枯枝、病枝,避免因恶劣天气导致树枝掉落影响交通。目前清理杂草1335平方,坑槽挖补1716平方,灌缝修补133381米。 清边沟“通血管”依托三级路长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边沟常态化清理。及时清理边坡、边沟内的枯枝落叶、泥沙等杂物,重点疏浚桥梁、涵洞周边盲区,解决既有边沟“断、浅、堵、淤”问题,恢复基础排水功能。目前疏通边沟淤塞32处,更换排水篦子35块。 清标牌“露真容”在经过全面摸排、梳理问题点位,形成底册清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整改方式。督促对公路沿线被灰尘、泥土遮蔽的标志标牌采取冲洗、擦拭的方式还其原貌,对遮挡里程碑、百米桩、警示桩等设施的路肩高草进行人工或机械化割打,对倾斜的标志标牌进行扶正,确保其清晰、干净、醒目。目前共清理遮挡标志牌树木82处,修复、清洁和扶正标识标牌21处。 通过近期路域环境“三清”集中整治,全区国省干线公路路容路貌明显改善,农村公路“畅安舒美”水平显著提升。(赵冰)
http://www.shanzhou.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18021&wzid=2053276&rlmid=18003 2025年09月02日
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吉冰到实验中学调研指导校园餐工作
“饭菜味道怎么样?在学校吃的合适么?” 9月2日中午,陕州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吉冰到区实验中学调研指导校园餐工作,并和师生共进午餐,详细了解学校餐厅规范化管理、餐品质量等情况,局总督学靳苏茹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活动。 当日中午,薛吉冰与师生们共进午餐,亲身体验学校餐厅的饭菜质量及服务质量,并仔细询问学校负责人 学校餐厅每日食谱安排、菜品采购、储存、制作加工,餐品种类,餐具消毒及“五餐”制度落实等具体工作情况。同时,和就餐学生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学生菜品口味满意度、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等情况,听取学生对校园餐的意见建议。 薛吉冰指出,校园餐管理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餐管理,切实保障师生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他强调,一要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学校要将食品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构建严密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校园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对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和监管,确保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快速溯源、及时处理。二要严格食材采购流程管理。要严格落实食材采购制度,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食材源头安全;要严格把控食材的质量标准,坚决杜绝不合格食材进入校园。规范食材的储存和保管,按照食品卫生要求分类存放,确保食材在保质期内使用。三要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学校要通过主题班会、宣传展板、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师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其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实验中学供稿)
http://www.shanzhou.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18057&wzid=2059054&rlmid=18052 2025年09月02日
三门峡陕州区张汴乡:紧急调水解民忧 民生实事暖人心
“水来了!水来了!”看着哗哗流淌的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村民李大娘难掩激动。今年夏季以来,持续干旱少雨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北营村383户村民、1018口人以及13家民宿陷入“用水荒”,群众的急难愁盼,牵动着张汴乡党委政府的心。 “群众等不起、慢不得,必须立刻行动!”张汴乡党委政府始终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方案。考虑到打井工程耗时较长,乡党委政府当机立断: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庙后村紧急调水,用管道连接两村,先解燃眉之急。 方案定了,落实是关键。张汴乡纪委书记金瑛带领纪检干部、包村干部组成攻坚小组,一头扎进工作中。调水涉及庙后村村民的切身利益,部分村民担心自家用水受影响,起初并不支持。工作组便挨家挨户上门,与村民拉家常、算细账:“北营村老少爷们正等着水救命,咱们村水够吃,帮一把是情分,乡里也会统筹保障大家用水……”真诚的沟通、耐心的解释,一点点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炎炎烈日下,施工队加班加点铺设管道,村干部现场协调施工难题,纪检干部全程监督工程质量与进度。经过一周的连续奋战,1000余米长的引水管道顺利贯通。2025年9月2日,当第一股清水流入北营村时,民宿经营者也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分享“水来了”的喜讯。 解决了眼前的难题,张汴乡更着眼长远。目前,北营村新吃水井项目已正式向区水利局申报,纳入项目库,预计年底前完成施工。“不仅要让群众当下有水喝,更要让大家长远喝上放心水。”张汴乡党委书记邓丽敏表示。民生实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张汴乡党委政府将继续以实干担当,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舒心事”。
http://www.shanzhou.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18356&wzid=2060317&rlmid=18052 2025年09月02日
共16661篇
页次:15/1111页
15篇/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