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畜牧业应对高温暴雨天气技术防控措施

发布日期:2025-07-29 09:41     字体:

近年来,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极端天气极易引发畜禽热应激疫病暴发、饲料霉变水电中断、圈舍损毁等一系列风险严重威胁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为科学有序应对自然灾害天气,最大限度降低灾害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和损失保障畜禽健康和生产稳定结合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技术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强化风险意识

1.高度警觉充分认识当前高温、暴雨交替频发天气和旱涝急转对畜牧生产的危害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到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2.密切关注多渠道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暴雨、大风、雷电等预警信息和当地政府、农业农村(畜牧)部门发布的畜牧生产预警提醒信息。

3.严格落实完善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防灾减灾责任制,明确关键环节责任人,确保第一时间响应预警信息,确保各项措施及时落地,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

二、做好防暑降温

强化圈舍通风降温工作最大限度开启门窗封闭式畜禽舍可以通过开启湿帘、风机、空调等设施设备降低畜禽舍的温湿度,并注意做好场内设备、老旧电线配电箱的排查和检修等,消除超负荷运行和火灾隐患,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养殖条件和设施设备条件较差的养殖户可采用在圈舍周围种植树木圈舍顶部搭设遮阳网、覆盖隔热材料等手段避免日光直射,降低整体环境温度还可以通过降低养殖密度、舍内加装电风扇、高温时段给畜禽舍屋顶和墙壁喷洒凉水、室内喷雾消毒、饮水中加入冰块等措施来降温确保畜禽养殖环境舒适。

三、严防暴雨洪涝

(一)暴雨来临前

1.加固排险:紧急加固棚舍(尤其老旧简易设施),疏通场内场外排水沟渠管道,低洼场区备好防洪沙袋。

2.避险转移:地处山洪、滑坡、河道行洪区等危险区域的场户,提前制定并熟悉人员与畜禽紧急转移路线和方案,收到预警果断撤离。

3.物资防护:将饲料、兽药、疫苗等转移至地势高、干燥处,垫高存放。储备应急饲料、消毒药品、常用药物。

(二)暴雨侵袭中

1.人员安全第一:雷暴大风时远离大树、电线杆、金属棚舍;避免涉足不明深度积水。

2.保障应急电力:确保发电机随时可用。

(三)暴雨消退后

1.严防次生疫情无害化处理是防止污染和疫病传播的绝对红线,对溺亡畜禽必须严格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严禁丢弃、售卖、食用,并立即报告当地兽医主管部门。

2.彻底清污消毒:水退后迅速清除污泥、垃圾、粪污。使用烧碱、漂白粉、戊二醛等高效消毒剂持续加强环境消毒,对场区道路、圈舍(含饮水系统)、用具、车辆等重点区域增加消毒频次,连续进行数日。

3.强化疫病监测:灾后是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链球菌病、炭疽、球虫病等疫病高发期,密切观察畜禽状态(精神、食欲、体温、呼吸、排泄、运动、死亡等),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并报告兽医部门,按指导处置(包括紧急免疫)。

4.保障水料安全:禁止使用被洪水污染的水源,必须经严格消毒达标或改用清洁井水自来水,水泡、霉变饲料一律废弃。

四、强化饲养管理

1.保持饲草饲料的新鲜。高温高湿天气极易诱发饲料霉变及病原微生物滋生。要妥善保存饲料,加强饲料储存点检查控制存储湿度做好通风管理坚持先进先出一旦发生霉变或变质,应禁止饲喂。

2.合理调整日粮结构和饲喂时间适当增加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比例减少高能高脂类饲料的比例。提高日粮蛋白水平和能量浓度增加青绿多汁饲料湿拌料增进畜禽食欲按照少喂勤添、晚上加喂的原则,利用早晨和傍晚进行饲喂,午间高温时段减少饲喂量。

3.保障充足清洁的饮水。高温季节畜禽饮水量必将大增,水分摄入不足将直接影响畜禽生产和健康。尤其是奶畜和哺乳母畜,要保证24小时不间断供应清洁的凉水,定期清洗水槽水线防止生物膜形成和细菌滋生。同时可在饮水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电解多维中草药制剂,缓解热应激。

4.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要适时出栏或调整转圈,根据畜禽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适当减少圈内的饲养密度,减少动物自身产热,从而降低舍温,减少热应激为畜禽营造较为舒适的生存环境。

5.减少应激因素,加强热应激管理。高温期间要保持饲养管理的相对稳定尽量避免转群、分群、运输、接种疫苗和更换饲料等可能引起畜禽应激反应的操作必须进行的,应尽量选择在早晚或天气凉爽的时间进行。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惊扰最大程度降低管理活动对畜禽造成的不良影响。

6.加强疫病监测报告增加栏舍巡查频率重点关注畜禽行为表现、休息状态、反应、采食饮水情况、被毛外观和粪便状态等尤其是仔畜雏禽怀孕母畜病弱个体等易感群体。一旦发现异常畜禽,应及时进行隔离,采样检测,做到早隔离、早诊断和早治疗防止传染病扩散。

五、强化生物安全

1.科学清洗消毒。要加强出入场管理,严禁外来人员、车辆和物品等进入养殖场区,必须进入时要更衣换装、冲洗消毒后方可入内。对畜禽舍和活动场地及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及时清理舍内剩余的饲料、垫草、粪便和其他污染物。交替使用消毒药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消毒频次和消毒液浓度。

2.加强蚊蝇鼠害防控。夏季高温天气,畜禽粪便有害气体散发更快,蚊蝇滋生,要及时清理畜禽舍的排泄物、残留饲料,做好排水沟清理、除草工作,抑制蚊蝇生长;有条件的圈舍使用防蚊网,防止蚊蝇叮咬;要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和蜱虫滋生。加大养殖场外围巡查,及时修复损坏的墙体,防止鼠类进入在仓库、料库、畜禽舍等地进行鼠类监测,发现老鼠要及时进行灭鼠工作。

3.强化雨污处理。一是检查和疏通场内排水系统,加固加高防洪堤或墙体,填平场内坑洼。二是净道、污道分开,雨污分流,提升粪污处理能力,增加粪污处理频率,避免暴雨造成粪污倒灌,污染场内环境。三是养殖场入口消毒池应设立遮雨棚,及时更换消毒液,保证消毒液有效。四是雨后要及时检查栏舍、仓库等区域的屋顶、墙面和地面等是否有渗漏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六、强化疫病防控

目前,对于畜禽疫病的防控手段主要是进行疫苗免疫和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同时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动物疫病流行态势,及时开展疫病防控。

猪:重点防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检查蹄部。

牛:重点防口蹄疫、腐蹄病、乳房炎(保持牛床干燥,检查蹄部)。

羊:重点防口蹄疫、羊肠毒血症、寄生虫病(注意蹄部护理)。

禽:重点防禽霍乱大肠杆菌病、球虫病(保证垫料干燥)。

七、强化应急措施

1.做好应急准备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日常定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配备应急设备、储备应急物资。若持续高温,适当储备藿香类、维生素C、双黄连口服液等畜禽防暑解暑药物。

2.加强应急值守。灾害天气养殖场要安排人员做到24小时值班值守,养殖场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责任明确、人员到位、联络畅通。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降雨量增多时,增加应急值班值守人员。

3.及时报告灾情。遇险情(淹水、塌棚、畜禽大量异常或死亡),在确保人员安全前提下,立即报告村委会或当地乡镇政府及畜牧兽医部门,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

请广大养殖场户切实做实做细各项防范措施,共同打好高温防汛减灾主动仗,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影响和自身损失,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祝广大畜禽养殖朋友们平安顺利!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