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教体局党组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强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加大课后延时服务力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区教体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区)、省关工委工作、省卫生先进单位,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全面展示一年来全区教育系统的崭新面貌,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州区教体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在教师节期间举行“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活动分“名优校长讲管理”“最美教师谈师德”“优秀教师话课改”三个板块,分别选取12名优秀校长、15名最美教师、30名优秀课改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现我区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扛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责任,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心与学生相依 爱与责任同行
——陕州区原店学校 孙静
我叫孙静,女,汉族,198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原店学校副校长,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参加工作以来,在陶行知先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鞭策中,撷取苦与乐,丰盈我平凡又平淡的人生。
一、无悔选择 奉献爱心
时光回溯到1998年,我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无限憧憬,踏上了三尺讲台,成为硖石乡三教地小学的一名教师。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比较偏僻的农村小学,没有自来水,宿舍是瓦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初入岗位的我不仅任教五年级语文课程兼班主任,还承担全校五个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课程多、责任大,每天只有一两节课的空闲时间批改作业,备课只能放在晚上。更难的是,当时很多学生因为家远而中午不回家,我在教好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保证他们的安全。这对于我一个连饭都不会做的独生女来说,简直就是巨大的考验,面对困难我没有放弃。午饭时间,我开始尝试着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煮面条等,虽然饺子不成样、面条没有味儿,可我们却吃的不亦乐乎。课间,我和孩子们一起聊天、游戏。音乐课上,我带领孩子们唱歌、跳舞,歌声给山里的娃娃们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那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我发现班里宁明同学穿着单薄,后来了解到宁明的父母都去世了,他和正上初中的哥哥靠80多岁的奶奶照顾,我瞬间好心疼这个孩子。那天之后,每次回家我都会从家里给他们全家人拿衣服,平时还会买点菜和生活用品,送到他家里。如今的他已结婚生子,事业有成,每逢过节都会发来暖心的祝福,每每这时,我都会感到满满的幸福……
二、以身作则 倾心教育
2001年,我来到原店镇原店学校任教。刚到学校学校就安排我教四(一)班的语文兼班主任,领导明确告诉我这是一个“问题”班级,我欣然接受了,并保证决不辜负领导的信任。这个班的学生自由散漫,每天都会制造点“惊喜”,如:打架,课堂捣乱,和老师顶嘴等等。开弓没有回头箭,我狠下决心要改变这一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感化他们。我坚持以身作则,早读,我会第一个到教室和孩子们共同诵读;打扫卫生,脏活、累活我带头干,从不袖手旁观;课堂上,运用多样、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补习功课;休息时间,去学困生家做家访……每天都是这样忙碌的度过,日复一日,虽然很辛苦,却很充实。我一门心思就是要把这个班带好,把孩子们的成绩提上去,给家长、学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最后的考试中,我们班的成绩在四个平行班中名列前茅。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三、与爱同行 一路花开
2018年秋季,我们学校根据发展需要转型成为一所寄宿制小学,随之所有老师的工作量都大幅度增加。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我们还要看护学生们午休、晚休,照顾他们的一日三餐。为了让家长们放心,我经常在班级群发一些孩子们学习、吃饭、休息的照片。班上住宿生任某航同学,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因常年缺少母爱,有点胆小。一天他躲在角落里哭,一问才得知原来是衣服破了。我把他带到办公室,抱住他安慰地说:“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在学校,我就是妈妈。”衣服缝好,给他穿上,他眼里含着泪花说:“老师,你真好!”我没有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会让孩子如此感动。我们班住宿生较多,平时我会从家里带一些小零食、水果和大家分享。我的儿子总告状说“爸,咱家好吃的又被我妈拿到学校分了”。有一次班上同学们说没有吃过寿司,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做了整整两大盘,孩子们的一句“真好吃”让我感到特有成就感。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份解馋的美食……让我和孩子们的心更近了。
天气炎热,学校经费紧张,我回家念叨了几句,爱人默默在网上购买了六台吊扇,利用周末亲自为每个班安装上。学校电脑坏了,我自告奋勇让爱人免费来修,这一修就是十多年,他毫无怨言。爱人的行为是对我工作最大的支持,坚定了我用爱心做教育的信念,学校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付出总会有收获。四年的时间,我用真情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和领导的认可,大家口口相传,慕名而来,我们班的学生人数由三年级的14名增至现在的35名。这些学生有从三门峡市、区直小学、外乡镇等地转来的,他们的到来,让我深深感受到倾心教育的满心欢喜。
讲台岁月,渗透着我不懈追求的挚爱深情。从教24年来,我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认真聆听专家讲座,积极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区级优质课赛讲,我多次荣获一、二等奖,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奖项,多个课题顺利结项,教学成绩名列全区前列。先后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 区级“优秀班主任”等,我所带的班被评为区级“文明班级”。这一张张浸满汗水的荣誉证书是对我工作的最大鼓励和肯定。我要感谢这份工作,让我和充满朝气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我要感谢我爱的孩子们,是他们用纯真的笑,一路伴我温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