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三门峡市陕州区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
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
通 知
各区直单位、区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
《三门峡市陕州区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成立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压实主体责任,并于2月27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分管领导及联络人相关信息上报至陕州区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金军武 联系电话:13839895655
邮 箱:szs8409@163.com
2021年2月24日
三门峡市陕州区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为加强城市道路窨井盖的监管和维护,完善窨井盖长效管理机制,提升窨井设施安全运行水平,保障城市道路通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据河南省政府《2021年河南10大重点民生实事》工作要求、《河南省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豫建城联办〔2021〕1号)和《三门峡市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三盖治〔2021〕2号)文件精神,拟在2021—2023年全面开展城市道路窨井盖治理提升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系列重要论述及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持续强化窨井盖安全管理,努力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智能”的城市环境,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全力推进城市道路窨井盖治理提升,并逐步开展窨井盖智慧化改造试点工作。对存在重大隐患的窨井设施及时进行治理,2021年完成40%问题井盖整治任务,2022年完成40%问题井盖整治任务,2023年完成20%问题井盖整治任务。通过三年专项整治,实现道路平整、功能完善、安全美观、管理规范的目标,全区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安全隐患得到根本治理,窨井盖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基本健全,信息化管理手段明显加强,事故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显著提升。
三、组织领导
成立三门峡市陕州区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区城市管理局局长任副组长,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区财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局、区政务和大数据服务中心、区教体局、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交通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地坑院管理处、区工信局、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观音堂镇、大营镇、原店镇、西张村镇、张湾乡以及区供电公司、区自来水公司、中国移动陕州区分公司、中国联通陕州区分公司、中国电信陕州区分公司、中国铁塔陕州区办事处、三门峡市中裕燃气有限公司、法电(三门峡)供热公司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陕州区窨井盖治理提升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办公室设在区城市管理局,区城市管理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相关政策、标准、年度整治计划的制定,重要问题的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技术中心设在区市政设施管理处,负责全区窨井盖标识、普查建档、维修养护等标准的制定、技术指导和统一验收等工作。
四、治理范围
陕州区建成区内的城市道路、广场、免费公园、绿地及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区域内设置的所有窨井盖。
学校、医院、商场、车站、码头等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居民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制镇等区域设置的窨井盖专项整治参照本方案执行。
五、治理标准
依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和《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8—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确定以下标准:
(一)窨井盖病害的判定标准
1.井盖缺失或井盖井座全部缺失。
2.井盖井座与路面之间出现脱离、松动问题。
3.井盖出现开裂、变形、缺角、破损的。
4.井周破损,窨井井周1.5×1.5m范围内路面出现碎裂、坑槽、变形、松散、脱层剥落的。
5.路框差超标,窨井井盖与相邻路面出现沉陷或凸起现象,检查井高差大于5mm或小于-5mm,雨水篦子高差大于0或-15mm。
6.窨井井盖存在歪斜、响动、反扣等问题。
7.车行道上设置的井盖为非可调式防沉降球墨铸铁井盖。
8.雨(污)水井、井室较深等存在人员坠落危险的窨井未安装防坠网。
9.检查井井盖上未标识产权单位和井类型的。
10.人行道的盲道等无障碍设施范围内设置有井盖设施的。
(二)窨井盖病害维修措施及技术标准
1.车行道上安装防沉降球墨铸铁井盖,人行道安装同类型井盖、井盖井座。
2.拆除原井盖井座,重新安装。安装井座时,采用细石混凝土坐浆或灌浆,强度不小于30Mpa。检查井井盖应安装稳固,井盖与路面平顺连接,高差应控制在±5mm内。
3.更换新井盖。井盖与井框总间隙小于8mm,检查井井盖与井框高差应控制在±5mm内,雨水篦子井盖与井框高差应小于等于0或大于等于-10mm。
4.井周1.5×1.5m范围内原路面拆除重建,井盖框重新安装;井座周围和面层以下道路结构部分应夯填密实,其强度和稳定性不应小于该处原道路结构要求;检查井井盖应安装稳固,井盖与路面平顺连接,高差应控制在±5mm内;雨水篦子应安装稳固,井盖与路面平顺连接,高差应小于等于0或大于等于-15mm。
5.重新将井盖复位,使之稳固。若发生响动的井盖应安装防震橡胶圈与井盖底部或井座连接牢固平整。
6.更换可调式防沉降球墨铸铁井盖。
7.加装防坠网。
8.更换标识有产权单位和检查井类型的井盖。
9.更换隐形井盖覆盖盲道板等无障碍设施。
(三)新建道路窨井盖的施工标准
1.窨井盖施工进场时应配有产品合格证书;窨井盖表面应标注承载等级、执行标准、产权单位、生产日期、标识功能等信息。
2.窨井盖应安装稳固,井盖与路面平顺连接,高差应控制在5mm内。
3.窨井井周回填应在管线及窨井验收合格后进行,防沉降做法施工应在井筒、道路基层施工完成之后,道路面层施工之前进行,具体参照河南省标准《市政排水检查井盖及防沉降构造》(DBJT19—01—2018)执行。
(四)窨井盖的智慧化改造标准
1.按照“科学规划、同步改造、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道路新建、改造、大中修工程,逐步开展窨井盖智慧化改造试点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监控、精准化调度的目标。
2.以保障公众安全、经济适用、贴合实际为导向,对重点区域、路段,存在安全隐患、监管盲区的窨井盖(如易积水区域的雨〔污〕水窨井盖)采取智慧化窨井盖更新、加装智能设备等措施,实现窨井定位、电子档案、状态感知、信息预警等信息化、智慧化功能。
3.智慧化窨井盖及加装智能设备须符合相关质量技术要求,具备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能在窨井使用环境中正常工作。
六、工作任务
2023年底完成陕州区建成区所有城市道路、广场、免费公园、绿地及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区域内窨井盖排查建档工作和窨井盖的治理提升工作。
(一)普查建档
1.规范标识,实施信息化管理。统一规范窨井盖标识,内容包括编号、类别、产品型号、执行标准、规划材质、承载等级、生产日期、管理单位等相关信息。要结合窨井盖普查,建立“一路一档案,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权属”的电子档案。有条件的单位,可结合实际开展窨井盖智能化升级改造,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逐步提升窨井盖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
2.区城市管理局负责开展城区范围内所属产权的路灯、公园(游园)绿地等窨井盖的普查、定位和确权等工作,同时将各窨井产权单位和成员单位移交的窨井盖普查档案,纳入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陕州区建成区城市道路范围内窨井盖的精准定位、精准确权、精准采集、精准派遣、精准督导等功能。
3.各窨井产权单位和成员单位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分别完成全区建成区城市道路上各自的产权窨井盖的普查工作,记录窨井盖位置、数量、产权单位等基础信息并建立电子档案,并对接移交区城市管理局,纳入数字化城管平台。
(二)窨井盖治理提升
各窨井产权单位和成员单位根据道路上各自需治理提升的窨井盖数量,制定各自拥有产权或正在使用的,以及已报废的窨井盖治理提升工作方案并落实治理资金(含窨井盖采购、施工、日常养护、应急处置、报废检查井回填等费用),并组织实施各自的窨井井盖安装、井周病害(如井周碎裂、沉降、凸起等)治理、不明产权窨井各类病害治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三)新(改)建、扩建、大修市政道路窨井盖治理提升
区城市管理局牵头督导新(改)建、扩建、大修市政道路的窨井盖治理提升工作,项目建设内容应包含给水、排水、路灯等设施的窨井盖;各燃气、热力、电力、通信、交警监控等相关单位在新(改)建、扩建、大修市政道路时同步建设本系统设施窨井盖以及开展治理提升工作。
(四)窨井盖智慧化建设试点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局负责逐步开展智慧化信息化窨井盖管理试点工作;各相关责任单位做好配合工作。
七、责任分工
区政务和大数据服务中心负责配合区城市管理局做好数字城管平台相关功能的开发和完善。
区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城市道路、广场、免费公园、绿地及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区域内设置的给排水、路灯等窨井盖治理工程立项等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统筹整合各级各类财政资金,按照“原经费保障渠道不变”的原则,在住建、城管、教育、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梳理各类窨井盖产权所属单位及数量的基础上,明确保障范围。住建、城管、教育、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汇总数据及审核意见并报发改部门批复后,报区财政部门列入预算,保障窨井盖治理提升工作中区属窨井设施及区管道路治理工作。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筹考虑各类道路改造提升工程,负责督导实施热力、燃气窨井盖普查、治理提升及行业监管工作;负责新(改)建、扩建、大修市政道路工程中窨井的设计审查、施工及竣工验收的质量监管,逐步推进窨井盖智慧化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
区城市管理局负责总体协调,制定全区窨井盖病害整治台账;负责排水及提升改造现有建成区窨井盖改造任务;负责开展城区范围内所属产权的路灯、公园(游园)绿地等窨井盖管理基础数据库的更新完善;负责督导路灯、公园(游园)绿地等窨井盖普查、治理提升及行业监管工作;负责城区所有窨井盖的案件采集、派遣等工作;负责收集各相关窨井盖权属部门(管理单位)更新完善后的基础数据。
区教体局负责抓好本系统所管理院校范围内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区公安局负责依法打击偷盗、破坏窨井设施和相关警示防护措施及违法收购窨井盖等违法犯罪行为;负责督导公安窨井盖、信号灯电源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窨井盖产品生产、销售环节的质量监管。
区交通局负责抓好本系统所管理道路上各类窨井盖、公交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抓好本系统所管理医疗卫生机构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抓好本系统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地坑院管理处负责抓好本区域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区工信局负责督促协调各通信企业抓好通信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大营镇政府、原店镇政府负责抓好除本区域内社区及城区外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观音堂镇政府、西张村镇政府、张湾乡政府负责辖区内等城市道路、广场、免费公园、绿地及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区域内设置的所有窨井盖治理提升、资金保障和日常监管等工作,以及所属辖区内道路上的人行道户管井、无主管道路上的窨井以及不明产权的窨井治理提升、资金落实和日常监管工作。
区供电公司负责供电系统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区自来水公司负责供水系统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中国移动陕州区分公司负责本系统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中国联通陕州区分公司负责本系统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中国电信陕州区分公司负责本系统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中国铁塔陕州区办事处负责本系统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三门峡市中裕燃气有限公司负责本系统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法电(三门峡)供热公司负责本系统所有窨井盖的普查、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公共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文化体育科技类场馆等)、居民小区、企业内部等的窨井盖,按照属地管理和“谁所有、谁负责”原则,由区人民政府牵头,各权属单位各自负责的模式,对所属区域范围内窨井设施开展核查建档工作,由各权属单位负责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对所有权人、管理人、使用人之间有约定的,由约定的责任人负责维修、养护管理。
对无法确认产权单位、无物业服务单位的居民小区、范围内的各类窨井盖由区政府明确管理单位负责核查建档和信息汇总上报工作、窨井盖治理提升和日常监管工作。
八、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1年1月1日—2021年3月30日)
各窨井产权单位和成员单位完成窨井盖治理提升工作方案制定,以及全市公共区域所有窨井盖确权、建档、物资筹备等工作。
(二)实施阶段(2021年4月1日—2023年11月30日)
各窨井产权单位和成员单位2021年6月底前完成城市建成区范围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绿地、学校、医院、车站、居民小区、体育场馆等区域所有窨井设施的核查和确权建档工作。12月底前,所有核查建档的窨井盖设施数据信息移交市城市管理局,全部纳入数字化城管平台进行管理,规范案件派遣流程,实现全市窨井病害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准确复核。组织实施并按期完成窨井盖治理提升,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完成40%、40%、20%的整治任务。
(三)验收阶段(3年内每年12月1日—12月31日)
陕州区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窨井盖治理提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统一验收,督促完成扫尾工作,对未按期完成窨井盖治理提升任务的相关单位进行协调督办。
九、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压实主体责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协调牵头作用,统筹全市窨井盖治理提升工作。建立会商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难点和突出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强化协调机制,落实好窨井盖治理提升工作的人员、经费等保障工作;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各成员单位明确专人于每周五和每月25日中午12点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本周和当月工作进展,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严格考核机制,发挥考核的导向、助推作用,督促各责任单位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按照责任分工,逐级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窨井盖治理提升工作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
(二)强化资金保障,做到建管并重
各窨井产权单位和成员单位要认真梳理工作任务,建立台账,明确工作推进时间节点,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尽快完成各自的窨井盖治理提升资金核算和申请立项等工作。去财政局要根据职责将本次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编列专项经费,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要将窨井盖维护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在窨井设施出现安全隐患时,能够及时处理。
(三)强化考核奖惩,确保顺利完成
开展城市道路窨井盖治理提升工作,不仅是提升城市面貌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河南省政府《2021年河南10大重点民生实事》的重要举措,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治理提升考核办法,对各窨井产权单位和成员单位的计划制定、日常管理、工作实效、创新评估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通报,跟踪督导发现问题,限时解决。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考核结果抄报区委、区政府,通报至行业主管部门和产权单位上级领导机关,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导,限时解决,对行动迟缓、推诿扯皮、工作不力、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单位、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曝光、约谈、问责并纳入诚信评价体系,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