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州动态 > 正文

陕州区:社区有了“指导员”

发布日期:2025-04-10 08:08     字体:

  近日,记者在陕州区大营镇、原店镇、甘棠街道6个社区探访发现,6位社区工作指导员正穿梭于街巷间,或为居民答疑,或为社区事务奔走。这一创新举措正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杠杆。

  陕州区现有18个社区居委会,服务城镇常住人口15.32万,但社区工作者仅有234人。面对城镇化进程中人员短缺、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陕州区于2024年11月推出社区工作指导员制度,通过精准选派、科学定责、严格管理,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注入新动力。

  精准选派筑牢治理根基。该区从“选点、选人、流程”3个维度保障选派质量。选点聚焦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密集区等治理难点,首批确定6个试点社区;选人从科级干部中选拔,要求政治过硬、熟悉基层、协调能力强;流程经动员、申请、联审、匹配等环节,实现“双向选择”,确保人岗适配。上岗前,区委组织部统一开展业务培训,明确职责边界。

  科学定责明晰工作方向。指导员遵循“指导不领导、献策不决策、参与不干预”原则,聚焦政策宣传、工作指导、沟通协调、培训提升四大板块,细化12项职责。通过建立工作指导机制,要求指导员每年至少助力解决3件社会治理难题或民生实事。如甘棠街道临湖社区指导员刘三丰推动新增老年健康咨询、儿童课后辅导等便民服务;原店镇东二社区指导员崔守良协调辖区单位认领8项任务,强化社区联动。

  从严管理激发工作活力。陕州区构建“管理+纪律+激励”机制保障履职效能。指导员由区委社会工作部和所在乡镇(街道)共同管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考核独立于原单位;考核结果与晋升挂钩。

  创新实践释放治理效能。通过“传帮带”培养社区人才,提升社工专业能力;整合辖区资源构建志愿服务网络,精准对接需求;推动落实4个“指导目录”,精简社区事务流程,为社区工作者减负。(三门峡日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