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陕州区观音堂镇:盘活闲置资产 赋能产业振兴

发布日期:2025-09-18 11:35     字体:

今年以来,观音堂镇以专项整治为抓手,着力破解扶贫项目资产闲置低效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针对陈营村9座财政资金建设的温室大棚闲置问题,镇党委政府精准施策,成功实现项目的转型升级与效益倍增,为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 精准把脉,系统研判寻出路

面对资产闲置问题,观音堂镇政府不回避、不拖延,迅速联合陈营村“两委”成立专项工作组,主动对温室大棚项目开展系统性效能评估论证。工作组深入调研,全面分析闲置原因、市场前景和本地资源优势,明确了通过转型升级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金效益的工作思路。

二、 创新模式,招商引资注活力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镇、村两级积极向外寻策引资,创新提出“设施转产+产业链延伸”的盘活思路。经过多接洽与努力,成功引入河南嘟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该企业计划利用闲置的温室大棚,转型发展生态养殖业,将9座温室大棚改造为现代化鹅舍,并配套建设粪便发酵池等环保设施,实现绿色循环养殖。这一转变,不仅有效利用了现有硬件设施,更引入了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先进的养殖技术,为项目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三、 高效推进,预期效益显著

此次转型升级不仅盘活了闲置的9座大棚,其成功的合作模式更产生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顺势推动了陈营村2022年建成的19座温室大棚一同加入转型发展序列。项目全面完成后,预计将形成年出栏肉鹅12万只的养殖规模,可新增就业岗位28个,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稳定增收10万元。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财政衔接资金所建产业项目的设施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实现了从“闲”到“忙”、从“低效”到“高效”的华丽转变。

下一步,观音堂镇将继续加强对各类扶贫项目资产的后续管理运营,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持续保值增值、发挥应有效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