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开启乡村振兴征程 > 正文

西李村乡:滴灌技术扎根田间 奏响农业增效新乐章

发布日期:2025-08-14 08:18     字体:

  在西李村乡的田野上,一股农业技术革新的热潮正悄然涌动。从果树种植到粮食、蔬菜作物,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农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1.jpg

  李村村的严自祥是滴灌技术的“尝鲜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今年,他种植的242亩玉米中,有162亩都采用了滴灌技术。说起与滴灌技术的缘分,严自祥打开了话匣子:“去年我种了50亩玉米,都用的滴灌,效果特别好。今年就想着扩大规模,让更多的玉米地‘喝’上精准的水。”

  滴灌技术的优势,在严自祥的玉米地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用了滴灌,玉米不仅稳产,还能高产。”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去年,使用滴灌技术的玉米亩产达到1400多斤,而没使用的亩产只有1000斤左右。玉米去年的销售价是1块钱一斤,这样算下来,使用滴灌技术的玉米每亩能多收入400元左右。

  不过,采用滴灌技术也需要额外投入。严自祥介绍,每亩地的电费、管道材料费等加起来大概要多花180元。“扣除这些成本,每亩地还能增收200多元,这已经很可观了。”他笑着说,今年光玉米这一项,通过滴灌技术就能多赚3万多元。

  在柳沟村,种植100亩南瓜的邓新安也尝到了滴灌技术的甜头。“以前浇水都是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还容易让南瓜根部受损。用上滴灌后,水分能精准地输送到根部,南瓜长得又大又好。”邓新安说,虽然前期投入了一些资金铺设管道,但从长远来看,这笔投入非常值得。

  据了解,滴灌技术往年主要应用在葡萄、梨等果树种植上。今年,西李村乡积极引导农民将这一技术推广应用到玉米、南瓜等作物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乡已有525.7亩玉米采用了滴灌技术,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科技种田带来的实惠,纷纷表示明年要扩大滴灌技术的应用面积。

  下一步,西李村乡将继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更多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在乡村落地生根,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张斌)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