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开启乡村振兴征程 > 正文

陕州特色农业闯出富民新路

发布日期:2025-07-28 08:47     字体:

1.jpg

  七月的陕州区,瓜果飘香,田野鎏金。西张村镇太阳村珍珠枣油桃种植基地里,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农民们忙着采摘分拣,满载鲜果的货车驶向全国。作为当地早熟水果“明星”,珍珠枣油桃今年产量达400万公斤,产值突破2000万元,成为村民增收的“黄金果”。

  这丰收图景的背后,是陕州区以特色农业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锚定“富民产业”定位,以“片区布局、链条支撑、重点发力、项目突破”为路径,构建起“果、牧、菌、菜、药”五大主导产业体系。目前全区果品种植34万亩,蔬菜播种11.18万亩,食用菌规模5000万袋,道地中药材3万余亩。从福星苹果、蜂糖李到嘻德丰辣椒、灵仙夏香菇,一张张特色产业名片,拼凑出乡村振兴的“陕州拼图”。

  “无套袋‘丑苹果’走俏市场,今年要再扩种500亩!”河南龙陕山果贡天下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兵信心满满。该公司的绿色转型,正是陕州区特色农业集群发展的缩影。

  立足资源禀赋,陕州区划分沿黄现代农业、塬川特优果蔬、丘陵种养循环、山区绿色药牧四大片区,构建“链长负责制”产业生态:由区领导担任链长,组建“龙头企业+工作专班+产业项目”专班,绘制产业链图谱,重点培育绿色果品、种养循环农业、食用菌一体化、中草药农业四条产业链。目前已建成大营、甘棠万亩葡萄基地,观音堂、西李村万亩辣椒基地等10个万亩级生产集群,柳林千亩李子、刘寺千亩桃等10个千亩示范园,形成“万亩成带、千亩成方”的产业格局。

  从单打独斗到全链协同,陕州区正以特色为笔、链条作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续写新篇。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技术强农、项目兴农、政策惠农”,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环线,让“陕州味道”香飘更远,让乡村振兴底气更足。(张玉静)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