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开启乡村振兴征程 > 正文

又是一年柿子红 硕果压枝笑满园

发布日期:2025-10-16 08:46     字体:

  金秋十月,阳光洒在陕州区甘棠街道芦村白水山家庭农场的柿子园里,红彤彤的吊红柿子如盏盏灯笼缀满枝头,清甜果香在林间弥漫。村民们穿梭其中,指尖翻飞间将饱满的果实摘下、装篮,转运至收购点;分拣台前,大家按大小、品相快速分类,装箱、封箱、装车的动作一气呵成,忙碌身影与满仓果实相映,勾勒出一幅热闹的丰收图景。

  1.jpg

  “柿子园总体面积是50亩,是2016年冬季2017年春天栽的柿子树,这个品种是从灵宝西阎乡引进过来的,名字叫吊红,目前来说这个柿子产量逐年稳步增加。在政府领导下,咱们种这个林下经济,种的丝瓜苦瓜和南瓜,积极地弥补了一部分收益,总体今年的效益要达到40多万。”甘棠街道芦村白水山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军说。

  浙江绍兴、金华等地的客商早已等候在此,围着刚装箱的柿子仔细查看。“这里的柿子甜度足、果形正,运到浙江市场肯定不愁卖!”一位客商边验品质边感慨。目前,农场已累计收购柿子几万斤,除发往浙江外,还供应省内多地,稳定且向好的收购价,让果农和农场心里都揣着“定心丸”。

  这片生机盎然的柿子园,正是甘棠街道深耕林下经济的鲜活注脚。通过盘活村内闲置林地资源,农场不仅让荒坡地变成了“增收园”,更给周边群众打开了“就业门”——村民既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收益,农忙时还能到园里参与采摘、分拣、包装等工作,用双手再赚一份务工收入,真正实现“一地双收”。如今,柿子产业已成为甘棠街道林下经济的特色名片,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

  下一步,甘棠街道将继续聚焦林下经济提质增效,一方面优化柿子种植技术,提升果实品质与产量;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柿子深加工路径,开发柿饼、柿酱、柿醋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这颗酸甜可口的“小红果”,真正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金果果”。(记者:武琦锦 段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