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州区观音堂镇陈营村以党建为引领,聚焦“5+2”产业布局,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深耕阳光玫瑰葡萄特色种植,走出一条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坚持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为核心,筑牢产业发展的“红色堡垒”。一是支部牵头建平台。牵头成立朝阳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村集体占股30%,形成“支部引领、集体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格局。二是党员带头强示范。理事会成员及党员社员率先赴陕西、山东学习先进培育技术,带头改良土壤、推广滴灌设施,在技术突破、管理优化等环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产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精耕“四篇文章”,打造产业样板
以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为核心,围绕“技术、管理、销售、共享”做深做细“四篇文章”,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现代农业转型。一是技术突破。通过羊粪、菌类改良红粘土壤,投资8万元完善滴灌设施,实现绿色无害化生产。二是管理优化。聘请专业技术员,建立“每日巡查+技术指导”机制,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确保每一串葡萄都符合精品化要求。三是销售保障。对采收的12万斤葡萄统一分级包装、差异化定价,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优质优价。四是发展共享。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鼓励农户租赁空闲大棚,按照统一标准种植阳光玫瑰,形成“合作社带农户、共闯市场同致富”的良好局面。
探索多元模式,实现双向增收
创新探索多种运营模式,激活集体经济活力,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受益。一是传统农业稳定受益模式。由陈营村支部领办合作社统一管理,投资30万元新建20座简易大棚,规范化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目前每年产值60万元,村集体增收约15万元,为村级公益事业提供稳定资金来源。二是集体劳动、大户承包、村民受益模式。打造28亩阳光玫瑰精品基地,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种植团队由农民和农业专家组成,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35万元,带动20余户农户就业创业,成为观音堂镇“产业兴旺星”创建的标杆项目。三是现代农业探索发展模式。合作社种植葡萄苗1100余株,葡萄树栽培周期较长,期间套种辣椒等蔬菜来增加收入。目前,葡萄树已正常挂果,每年营收在60万元左右,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左右。
产业赋能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阳光玫瑰葡萄不仅是陈营村的“致富果”,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一是产品价值突出。阳光玫瑰葡萄果肉鲜脆多汁、含糖量高,兼具玫瑰香味,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补充能量、促进消化等多重功效,市场认可度高、溢价能力强。二是产业辐射带动。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创业,仅葡萄种植、管护、采收环节就提供季节性岗位50余个,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带动包装、运输等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生态。(观音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