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河南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中,《地坑院:“地下四合院”里的幸福生活》成功入选,这也是三门峡地区唯一入选案例。作为在地平线下沉睡千年的古老民居,如今的陕州地坑院正焕发崭新活力,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近年来,陕州地坑院景区在文旅融合发展上不断探索创新,成绩斐然,景区以非遗文化为底色,以创新融合为画笔,深入探寻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密码,在黄土高原上绘就出一幅文旅繁荣、百姓富足的壮丽新画卷。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古民居形态,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其营造技艺在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非遗活化利用方面,景区将地坑院建造技艺、陕州剪纸等非遗文化引入其中,打造22个文化主题院落,生动展示民俗、农耕等文化;邀请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常驻,进行日常非遗文化传播,并给予多方面支持;百味巷汇聚豫晋陕三省百余种特色小吃,让游客品味“舌尖上的文化”;开发窑洞体验宾馆,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穴居和民俗文化。同时,科技赋能也为景区增色不少,景区引入“智慧景区”理念,与腾讯合作打造中国首个“互联网+”智慧乡村游,互联网+购票系统实现3秒快速入园,互联网+讲解让手机变身私人导游,科技与文化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提升游客对地坑院文化的认知体验。此外,景区还积极研发文旅产品,举办首届黄河非遗文化大集,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并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打造“陕州灯会”“儿童嘉年华-夏与火消夏季”等特色活动,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
该景区自开业以来,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00余万人次,年平均带动全区文旅综合年收入超10亿元,有效带动50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还带动周边10余个村820户群众致富,年人均增收1.5万元。陕州地坑院景区以非遗文明激活文旅动能,走出了一条文
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记者: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