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陕州区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3-11-09 15:06     字体:

2022陕州区教育体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文件精神,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结合陕州2022年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情况,现将陕州区体育工作汇报如下:

全区共有学校42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中职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4所,普通初中9所,普通小学25所,学生总数26433人。体育教师总数165人,其中专职体育教师108人,兼职体育教师57我区现有200米以下田径场31块、300-400米田径场13块、足球场21块、篮球场94块,排球场23块。

(一)学校体育总体情况

1.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体育课开足、开齐情况。

教体局要求各中小学严格执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办体卫艺〔2021〕146 号)文件精神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安排 4 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安排 3 课时,高中每周安排 2 课时。要求严禁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老师们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设计符合各校校本的特点,运动量适中,使体育课成为了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程之一。

2.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各校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各学校认真落实每天两个大课间制度,确保每天 1 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每节课间走出教室适量活动放松。通过开展全区大课间比赛活动,各学校都对传统的课间操进行了全面改革,既增强了广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赋予了课间操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每天的课间活动中既得到了锻炼,又掌握了运动技能。全区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一小时阳光锻炼”活动,实现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参与率达100%。

(2)每年组织区级阳光体育活动、竞赛情况;

教体局积极引导和鼓励学校建立各种体育社团,促使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继续发展跳绳、乒乓球、篮球、排球、啦啦操、足球武术等特色项目,进一步结合“足球进校园”、“武术进校园”等活动,推动校园足球训练、武术训练的活跃发展。建立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全区师生运动会年举行一次,每年举行陕州区“体彩杯”中小学篮球、乒乓球排球比赛“中国体育彩票”中小学足球武术社团比赛,积极推动了我区“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扎实开展。

(3)参加国家、市级阳光体育活动、竞赛情况;

1、陕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于2021年12月底参与由三门峡市教育局体卫站举办的线上跳绳邀请赛,共获得奖牌16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11枚。陕州外国语学校获得此次活动的优秀组织奖。

2、组织筹备2022年三门峡市青少年体育赛事,制定选拔方案及单项赛事通知等筹备工作,因疫情原因比赛推迟。

3、6月18-20日,陕州小学女子足球队代表陕州区参加三门峡市教育局组织的市长杯足球赛,并取得小学女子组第一的成绩

4、7月,陕州小学女子足球队代表三门峡市小学女子组参加在洛宁举办的省长杯足球联赛。有6名队员参加夏令营试训。

5、7月28日-8月7日,由三门峡市教育局主办,陕州区教育局协办,三门峡市外国语、陕州小学、陕州一中承办的2022年三门峡市足球联赛分别在是外国语中学足球场、陕州小学足球场、一中足球场进行。 陕州小学获得本届足球联赛小学女子组第一名获一等奖,男子组获得二等奖。陕州中学获得高中组优胜奖。

(4)学校“一校一品”及区级特色活动情况。

积极组织开展“最美大课间”“一校一品”展评活动贯彻一校一品活动与大课间活动与学校特色的确定相结合;一校一品活动、大课间活动的竞技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与竞赛和体艺活动相结合;一校一品活动与评价改革相结合;一校一品活动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相结合;一校一品活动与教师的配备引进、特长教师的培养相结合;利用一校一品、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配足配齐体艺等教师队伍,并培育一支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队伍;一校一品活动与教科研相结合,通过各校的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借助教科研手段让大课间活动经验获得提升并进行推广和示范。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我区各中小学校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每个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学生掌握至少2项目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建立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202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42所学校,成功测试数据上报率达100%。经多方努力,齐抓共管,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力争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4.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要明确列出现有体育教师数、与学生的生师比及2022年新招入体育教师数)。

全区共有一线体育教师165人,一线体育教师中,专职教师108人,兼职57人。目前全区学校体育教师缺口41人。2022年新招体育教师4人。

5. 教学条件保障情况、场馆设施等情况。

区教体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工作的需要。重视场地器材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抢抓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机遇,争取当地政府和部门的支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有计划的配备了一大批如篮球架、乒乓球台、综合健身器械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材及场地维修建设经费,使各学校体育卫生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条件逐年改善。

6.经费投入情况。

 我区将保障体育、卫生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采取分级管理、分类推进的办法,多方筹措,保障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体育卫生活动的正常开展。据统计,我区2022年体育经费支出总额为324万,体育场地经费支出为257万,体育专用器材支出为21万,体育工作经费支出为45万。

(二)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

1.校园足球师资数量(专、兼职)。

我区现有足球特色学校11所,现有专职教练10人、兼职足球教师49人。

2. 开展校园足球比赛场次、队数、人/次数(区级、校级、班级联赛)。

每年10月份举行区级足球比赛,因疫情原因未开展。

3. 校园足球场地情况(新建、改扩建)。

我区现有足球场地21块,其中小学12块、中学3块、九年一贯制3块。完全中学2块、职高1块。2022年未有新建和改扩建项目。

4. 参加师资培训情况:校长、教练员、裁判员、退役运动员(参加国家级、市级、区级培训人数)。

因疫情原因,只参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国家级专项培训线上配训20余人;

5. 经费投入情况。

本年度供投入10万余元,用于队员训练、器材更换、比赛宣传、师资培训、特色学校申报等项目

6. 足球特色校建设及发展情况(校园足球试点区、“满天星”训练营要突出开展情况)。

我区现有足球特色学校12所。区教体局通过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场地建设,购买足球设施,招聘足球专业教师,组织教师培训,着力推进足球特色校建设。特色校均开始足球课程,学习足球知识,营造足球运动氛围;组建学校足球队定期训练,构建区、校比赛体系。

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是一项服务大众、促进全民健身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相关规定的具体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我各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制定开放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了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的社会效益,推进了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学校和社区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改革经验与突出成效

一是建立起了一整套学校体育教育的行政法规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建立一支质量较高、数量基本满足的体育教师队伍。使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备有较大改善,满足教学需要。我们正逐步探索体育课程整体化改革路子,形成以健康为主、学生为主,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体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改进、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制度。二是广泛宣传、深入开展以中小学生“晨光”、“阳光”体育活动为主的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建立各种体育社团,促使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继续发展跳绳、乒乓球、篮球、排球、啦啦操、轮滑等特色项目,进一步结合“足球进校园”、“武术进校园”等活动,推动校园足球训练、武术训练的活跃发展。建立学校体育竞赛制度。三是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与学校特色的确定相结合。

主要问题与分析

1、我区当前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乡镇级的中小学基本上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不利于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2.学校部分运动场不达标,特别是田径场、足球场地,场地建设还需要规范。

3.资金缺乏,学校对体育教育经费投入还需增多,训练器材购买、训练经费投入、引进优秀教练员、校级比赛开展、激励机制等方面有待加强

(六)下一年度发展思路与整改措施

1、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大力推进各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的发展。

2.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3.加强教师培训,推动体教融合。通过教研、外出学习、技能大赛等途径,促进教师对健康理念、人生价值、新课标的正确理解,适时、因势、因材引导教师提高对课程理念的正确认识。通过引进社会力量,提高训练水平。

4.深入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充分挖掘体育资源和传统项目优势,构建陕州区学校体育特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