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文明城市 > 正文

西李村乡:党建引领聚合力 治理增效促振兴

发布日期:2025-04-23 08:32     字体:

  陕州区西李村乡上断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引擎”,通过建强组织堡垒、赋能产业发展、优化民生服务、厚植文明新风、创新数字治理“五位一体”协同推进,探索出一条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高效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强基固本筑堡垒,锻造治理“主心骨”。上断村以“头雁领航、党员聚力”为抓手,筑牢基层治理“红色根基”。选优配强班子,推选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党员贾麦群担任党支部书记,组建“老中青”梯次搭配的支部班子,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业务能力培训,全年组织专题培训6场,覆盖党员群众200余人次。规范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每月开展“党史故事我来讲”活动,推动党性教育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深化网格治理,构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户”三级服务体系,18名党员包联全村农户,解决道路修缮、灌溉纠纷等民生问题8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村”。

  1.jpg

  产业赋能强支撑,激活发展“新引擎”。村党支部立足“党建+产业”模式,推动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提升”。盘活资源促增收,依托龙脖水库生态优势,由党支部牵头成立农产品种植合作社,采取“支部统筹+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烟叶、艾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万元,带动75户村民户均增收5000元。农旅融合创品牌,打造“窑洞民宿+水上餐厅+农耕体验”乡村旅游综合体,建成特色窑洞宾馆10孔、水上餐厅1座,年均接待游客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50万元,擦亮“龙脖银鱼宴”“四季果园”等特色名片。消费帮扶拓销路,依托消费扶贫平台,党支部组织党员助销红薯粉条、高山果蔬等农特产品28000余斤,助农增收28万余元,实现“产业兴村”与“富民强基”双赢。

  服务提质惠民生,绘就幸福“新图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惠民服务体系。基础设施“补短板”,争取帮扶资金310万元,完成道路硬化4.2公里、库区安防工程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新建水冲式公厕18座,实现“路畅、灯明、村洁”。环境整治“焕新颜”,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拆除违建16处,清运垃圾600余吨,绿化道路3000米,打造“四小园”12处,村庄绿化率达45%,获评省级“生态宜居示范村”。暖心服务“零距离”,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6个,推行“代办代跑”机制,全年代办医保缴费、证照办理等事项60件,群众满意度100%;春节为村民发放米油等慰问品,常态化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传递组织温暖。

  2.jpg

  文化润心树新风,涵养治理“软实力”。坚持德治法治双轮驱动,培育文明乡风。文化惠民润民心,挖掘龙脖水库红色文化,组建党员文艺队,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6场,以戏曲、舞蹈等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凝聚向上向善力量。法治宣传强根基,联合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开展《民法典》宣讲2场,以“以案说法”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调解矛盾纠纷6起,创建“无讼村居”。积分管理促文明,推行“文明积分制”,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纳入考核,评选“星级文明户”50户,实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治共享”。

  3.jpg

  数字赋能增效能,打造智慧“新标杆”。创新“党建+数字化”治理模式,提升精细化水平。智慧平台保平安,建成村级智慧管理平台,新增安装智能摄像头5个,实时监测环境卫生、水库安全等重点区域,及时处置安全隐患5起。精准帮扶暖人心,建立党员联户数据库,运用大数据分析困难群体需求,为8户特殊家庭提供定制化帮扶,织密民生保障网。(陕州组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