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跨区审批要跑断腿,没想到镇里当天就带着我们对接,现在货车通行难题得到解决了!”近日,三门峡开源仓储有限公司负责人看着顺利进出仓库的货运车辆,对大营镇党委、政府的服务举措连连称赞。
前不久,大营镇党委书记在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大走访活动”中,来到三门峡开源仓储有限公司新建仓储项目走访,交谈中获知企业被跨区手续办理问题难住的状况。作为陕州区辖区企业,该项目因地处陕州区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交界地带,日常货运需频繁经示范区禹王路通行,而大货车在该路段通行需向示范区交通局报备。跨区审批流程的壁垒,让企业每天几十趟的货运计划频频受阻,新建项目的运营进度也受到影响。
“企业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考题。”了解情况后,大营镇党委书记当即决定带着企业负责人赶赴示范区,主动对接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及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从通行路线规划到报备流程简化及审批材料清单,双方逐项梳理梗阻环节,现场敲定“企业线上提交基础信息、两区部门后台联动审核”的快捷办理方案,将原本需要多部门跑、多环节等的审批流程,压缩为“一次性对接、一站式办结”。
短短几天,该企业所需的通行手续全部办结。如今,货运车辆无需重复报备即可顺畅通行,企业物流效率提升近30%。这场跨区协同的“破题”行动,不仅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更以“靠前一步、主动服务”的姿态,彰显了基层政府破解跨区治理难题的担当与效能。
“从提出需求到拿到用地,大营镇全程帮办,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大营速度’!”鑫灿矿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今年以来,鑫灿矿产品有限公司因金属矿石加工业务量激增40%,急需新建13000平方米智能化仓储中心和自动化加工车间,但用地指标紧张成了“拦路虎”。企业负责人坦言,“现有场地已无法满足月均5万吨矿石的周转需求。”
为此,大营镇党委迅速召开专题会,明确把企业的“用地清单”转化为政府的“服务清单”。镇长牵头成立由镇自然资源所、经发办等部门组成的专项服务专班,创新采用“三图叠加”工作法——对照国土空间规划图锁定可用地块,结合企业物流路线图筛选交通便利区域,依据环保红线图排除生态敏感区,最终从10余处备选地块中精准锁定3处最优方案。
针对3处地块的不同属性,专班创新采用“分类施策+弹性供地”模式。对1处国有存量工业用地,主动协调原权属方——三门峡陕塬城乡建设有限公司与企业精准对接,通过租赁或购置盘活闲置土地的方式帮企业降低初期投入。对2处集体建设用地,引入“先租后让”机制,牵头与辛店村委会签订标准化协议,明确企业先行支付年租金即可启动建设,待3年内投资强度达标后,优先为其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作为“万人助万企”活动的生动实践,大营镇政企协同实践有效破解了企业的用地困局。下一步,大营镇将持续深化“领导包企+部门联动”模式,通过“以企观政大走访活动”,让更多市场主体在“一站式”服务中加速发展。(大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