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州动态 > 正文

西李村乡:古柏荫下“岳事说理”党建引领奏响治理新声

发布日期:2025-08-08 08:23     字体:

  在西李村乡岳庄村,有棵被村民亲切唤作“干爸爸”的老柏树,它不仅见证着村庄的岁月流转,更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地标”。近年来,岳庄村党支部携手三门峡市公安局驻岳庄村工作队,以“岳事说理”议事会为抓手,将党建引领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让曾矛盾潜滋暗长的村庄焕发和谐新风。

  党建引领,让议事平台“接地气”。“以前村民对村务不掺和,邻里闹矛盾也憋着,隐患越积越多。”驻村第一书记葛武昌驻村之初就敏锐察觉治理堵点。作为党组织派来的“领头雁”,他深知激活村民参与内生动力是关键,于是将目光投向承载全村情感记忆的老柏树,这里是村民茶余饭后的聚集地,“岳事说理”议事会由此诞生。葛武昌带头搬板凳到柏树下,以扎根乡土的见闻为引,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率先发言。在真诚感召下,村民们打开话匣子。“在‘干爸爸’眼皮底下,谁也不好意思不讲理。”村民的玩笑话,道出了议事会独特魅力——党建引领的治理是扎根乡土、贴近民心的“民心工程”。

  情理交融,让矛盾化解“有温度”。“岳事说理”的治理密码,在于“党员带头、乡贤参与、群众融入”的协同模式,用“看得见的公平”解群众心结。古柏如活史书,见证岳庄几代人的生活。议事会成员常说:“你们刚会走时,这树就看着你们。心里有疙瘩,来树下唠唠,矛盾自然化开。”

  面对王美玲与张喜旺长达五年的土地纠纷,议事会三次将调解现场搬到柏树下。先引导二人回溯往昔互帮互助的温情岁月,再带双方实地查看地里痕迹,算清“情理账”“经济账”。最终,二人在古柏见证下和解,张喜旺主动少收两百元,王美玲同意先付一半款项,五年恩怨烟消云散。党组织牵头的平台既守法理底线,又植乡土人情,让矛盾化解有原则“硬度”和民情“温度”。

  共治共享,让乡村治理“见实效”。如今的“岳事说理”,已从纠纷化解平台升级为村民共商共治“议事厅”。2024年以来解决各类矛盾12起,开展民情调研17次,走访农户330余户,协调纠纷3起,政策宣讲79次,实现“恩怨勤化解、矛盾不上交”。

  “岳事说理”是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的生动缩影让党组织力量扎根田间地头,治理触角延伸到群众心坎,古柏守望的土地上正奏响乡村和谐发展新乐章。(侯耀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