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州动态 > 正文

陕州区甘棠街道:做好“一碗饭” 服务“大民生”

发布日期:2025-07-29 06:40     字体:

  2025年以来,陕州区甘棠街道以社区食堂建设为抓手,创新“社区治理+民生服务”模式,通过精细化服务破解群众“吃饭难”问题,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子。

  中午时分,陕州区甘棠街道临湖社区“吉祥食堂”后厨里锅铲翻飞,香气四溢。这个充满烟火气的社区食堂,每天为5000多名居民提供暖心餐食,成为当地民生服务的亮丽名片。

  1.jpg

  “在这吃饭,最主要我觉得就是方便,不用再买菜做饭,这部分时间可以省下来,干啥都行。”社区居民张智说。

  食堂厨师团队将“适老化餐饮研究”作为每日核心课题,定期开展膳食调研,结合中医养生理念设计季节性菜单,创新推出“低糖少盐软烂餐”“高蛋白易咀嚼餐”等特色菜品。

  “老年人牙口普遍都不好,所以我们做的菜品都是以软烂、清炖、蒸煮为主。”临湖社区吉祥食堂厨师焦石林说,今天我们做的是红烧肉、烧茄子等菜品,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让老人也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临湖社区还专门组建了“爱心送餐队”。这支由党员、楼长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覆盖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多个小区,确保能在15分钟内将热腾腾的饭菜送至高龄老人及残障人士家中。

  “这些饭菜适合我这年龄吃,再一个就是油盐不是那么重,菜的品种比较多、比较全,营养丰富。”吃着可口的饭菜,社区老人王敏娜高兴地说。

  据了解,甘棠街道将社区食堂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工程重点推进,目前已建成运营3个小区食堂和1个村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覆盖社区和农村3000余人。街道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机制,通过统一运营标准、规范补贴政策、引入专业团队等方式,推动社区食堂可持续发展。

  “我们准备把滨河湾小区食堂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认真地提炼出来,然后在辖区内再选2到3个点,复制这种模式用来服务更多的老年群体和辖区居民。”甘棠街道临湖社区党支部书记韩阿俐表示。(三门峡广播电视台记者:王青伟 通讯员:王子怡)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