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州动态 > 正文

区委党史方志研究室:打造“陕州记忆”史志品牌 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发布日期:2025-07-10 08:06     字体:

  今年以来,陕州区委党史方志研究室创新打造“陕州记忆”史志品牌,推动党建与党史编研、史志编修、宣传教育、档案管理、驻村帮扶等工作深度融合,在传承红色基因、守护地方文脉、服务民生需求、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出“党建红”与“业务优”交相辉映的工作答卷。

  赓续红色血脉,党史编研结硕果。精心编纂党史书籍《陕州丰碑》55万字,举办发行座谈会,生动讲好陕州100位英模和36个红色故事,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鲜活的乡土教材。全面整合全区史志宣讲人才,成立“陕州记忆”史志宣讲团,创新“主题党日+红色宣讲”模式,先后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宣讲活动30余场,覆盖受众2000余人次,赠送书籍千余册,把讲理论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

  深耕文化沃土,方志编修展新貌。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的工作理念,组建党员先锋队专班,对全区历史文化进行深入调研、挖掘和整理,精心编纂《陕州区历史文化概览》10万字,插图120余张。全书设陕州概况、陕州文化、乡(镇、街道)简介等六部分,附陕州区惠企政策、招商引资方向等资料,讲好陕州故事、展示陕州形象。

  筑牢兰台根基,服务民生显担当。推出“党建+档案服务”模式,将党员示范岗设立在查档服务一线,实现“群众需求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针对群众查档“多头跑、耗时长”的问题,用1个月时间,将临街门面房收回,改造为档案便民服务窗口,配备档案查阅系统,改变过去十几年群众需到政府院内、需到市区查档的局面,实现“只进一扇门、一次全办结”的服务体验。扎实推进辛店村等村级档案室标准化建设,利用档案资源有效解决拖欠租金、村民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14宗,使档案工作成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助推器”。为观音堂村村委会查阅档案831卷,出具证明71份103页,成功为其争取每年19万余元补偿款利息,专程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扎根乡村一线,帮扶攻坚践初心。驻村工作队以党建为纽带,将业务优势转化为帮扶动能,为对口帮扶的寨上村注入发展活力。面对村部、办公楼年久失修问题,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积极协调资金1万元,修缮办公用房8间,改造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设置具有部门特色的“党史方志图书角”,让村部重新成为凝聚民心的“红色堡垒”。在抗旱护麦收关键期,驻村工作队迅速响应,清理堵塞的灌溉沟渠,协助农户安装抽水泵等,保障百余亩农田顺利灌溉。

  融合创新发展,互促共进谱华章。创新打造“陕州记忆”史志品牌,用好“1234”工作法,即:围绕“以党建为引领,史志档案工作为基石,服务大局为中心”一条主线,创建“《陕州记忆》季刊、‘陕州记忆’史志宣讲团”两个阵地,强化“学习教育、制度建设、柔性关怀”三项举措,实施好“党史编研、史志编修、宣传教育、档案管理”四大工程,推动支部建设与业务提升深度融合。到党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类场所等实地开展“一把手讲业务”,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区委党史方志研究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