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天干物燥,这些玉米秆、玉米芯、豆秆已基本干透了,一旦遇到火星很容易引燃,引发火灾,极有可能导致火烧连营。”“这些秸秆都是家畜家禽越冬的好饲料,玉米芯是菇类的好原料,千万不能点燃。这些尚好的生态资源保管好了,就会变成稳定的财源,增加额外的收入。”“不点(燃),也不敢点(燃)。乡村天天宣传呢。”近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消防宣传人员在张汴乡窑底村向村民宣传防火工作时,特意就“干材”资源进行透析说理,进一步提高村民保护生态资源,促进资源有效转化的认识。
入冬以来,秆草资源加速干枯,极易引发火灾事故,甚至个别村民违法违规白天不敢烧,却在晚上明目张胆点火烧枯枝、干草和落叶,增加了乡村火灾风险和火灾防控工作量。
如何防范“山火下山”、“村火上山”、“干材”火灾蔓延升级“进村入户”影响村民安居乐业呢?陕州区消防救援大队在119消防宣传月活动中,仔细梳理了冬春火灾防控工作重点,采取城乡结合、堵疏结合、点面结合、宣检结合等举措,撬动群防群治掀热潮。他们及时派出宣传人员,深入部分乡镇村组和农户、走进田园地头,告知村民严禁点燃秸秆、枯草,预防引发火灾;面对面帮村民算清“两本账”,一本是增加经济账,秸草等生态资源经过加工,成为养殖行业所需的饲料,资源变财源,合理置换为“真金白银”;一本是增加地力账,经过秸秆还田配肥地力,减轻土壤板结,优化土质结构。同时,剖析了点燃秸草的害处。消防宣传人员以法规的约束性、说理的引导性,进一步强化关于火灾防范的重要性、环境治理必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