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出口规模,拓宽出口渠道,以优质的环境服务外贸生产经营企业发展,不断提高企业满意度和经济外向度,确保出口创汇增速达到15%以上。”这是2013年陕县推进“四大一高”,实施“大通关”战略确定的奋斗目标。
陕县坚持以“大通关”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培育优势出口企业为重点,依托三门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通关机构,健全“大通关”建设管理机制,全力协调推进“大通关”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外贸出口增长点。支持以缘份果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出口渠道,力争研发1—2个新的出口产品。培育以干果为主的农产品出口,力争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出口总额年底突破3000万美元。引导峡威化工、奥科化工等化工出口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开辟新兴市场;培育中达化工等企业,力争化工产品出口总额年底突破500万美元。想方设法,实现骏通公司专用汽车出口。围绕专业汽车、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出口型企业落户陕县,壮大出口企业规模。
——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现有出口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实际问题;对引进的出口型项目实行“一条龙”“零接触”服务和“无偿代理”机制,发改、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优先办理项目审批、用地等事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积极鼓励外贸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进出口业务,推动贸易方式多元化。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完成工作目标。根据国家、省、市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机电产品推进计划和外贸促进办法的相关政策,设立陕县外贸专项支持基金,主要用于进出口贷款贴息、技术改造、开拓国际市场、进出口奖励、外贸业务人员培训等,支持外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和帮助外贸企业与金融部门加强沟通,解决融资难题,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脱保出口信用保险,切实维护企业利益。抢抓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有利机遇,认真研究产业政策,积极帮助外贸企业争取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等政策和资金;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检验检疫费减免和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等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强化企业品牌建设,培育自主出口品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和引导缘份果业、骏通公司等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树立出口商品创品牌的理念,加快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自主品牌建设工作步伐,扩大产品直销份额,培育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自主品牌,不断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