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陕州区地坑院景区沿线,区交通运输局养护工人正对照标识底线,推着划线机平缓驶过路面,一条条崭新的交通标线呈现在眼前,这一道道“震荡黄线”,不仅勾勒出乡村公路的安全轮廓,更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这项看似简单的“小改造”,却成为守护群众出行安全的“大功臣”,为当地群众出行系上了“隐形安全带”。震荡标线采用立体凸起设计,当车辆经过时,轮胎与标线摩擦会产生震动感和“咯噔”声,亮白色与红黄蓝中心分割线交织形成的视觉冲击,起到了双重提醒的作用,促使驾驶员提前减速避让。
地坑院景区道路绵延多弯,多爬坡急下坡的地理环境特殊性,让雨雪季道路出行困难重重,另外该路段原有振荡标线因长期使用出现不同程度磨损,反光性能和警示效果明显减弱。为确保景区道路安全设施保持良好技术状态,将其纳入冬季重点养护任务,从源头上防范安全风险。相关农路养护科室前期科学组织、合理调度,施工期间安排专人全程监督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管理,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合理设定整改期限,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交工时对标线施划的数量、质量、外观尺寸开展随机抽查,对标线长度、宽度、厚度等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补划标线与原标线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本次计划更新振荡标线面积约300多平方米,更新标志标牌16块,解决了4公里坡多弯急隐患,下一步,陕州交通部门将继续以这类“小切口”为创新,持续筑牢农村公路安全防线,让“微改造”释放“大能量”。(赵冰)